省市協同立法 促進粵菜發展
11月30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廣東省粵菜發展促進條例》(下稱“條例”)。條例聚焦粵菜產業促進、人才培養、文化傳承傳播等方面作出規定,將“粵菜師傅”工程有效管用的政策舉措上升為法規條文,以“小切口”立法推動就業致富、改善民生的“大變化”。條例將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這是廣東在全國率先就推動地方菜發展的立法探索。”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制定過程堅持開門立法,從組建立法專班以來先后開展調研24次、收集意見建議378條、修改調整29稿,吸納各方意見建議,積極回應社會關切,以實際舉措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支持“粵菜師傅”
接受高等學歷教育
如何將“粵菜師傅”工程實施4年來的好做法好經驗轉化為地方性法規,更好促進就業和鄉村振興?
考慮到粵菜廚藝群眾基礎深厚、基本技能門檻不高的特點,條例從規范教育和培訓入手,規定要建立健全“粵菜師傅”人才培育體系,鼓勵有條件的高等學校設立烹飪技術、營養膳食、食品科學、飲食文化等粵菜相關專業或者課程,培養具有科學研究能力的粵菜高層次專業人才,支持符合條件的“粵菜師傅”接受高等學歷教育。
為培育更多名師名廚,條例將廣東省首創的“新型學徒+行業研發”培養模式上升為法規制度,明確支持“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名廚工作室建設,鼓勵“粵菜師傅”技能大師和星級“粵菜師傅”帶徒授業。同時,規定從省級層面建立健全“粵菜師傅”職業技能評價體系,推進職業技能等級與職稱銜接,完善星級“粵菜師傅”認定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條例還注重對相關人員的幫扶服務,規定縣級以上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對參加“粵菜師傅”培訓且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其他登記失業人員和農村勞動者按照規定給予補貼。同時,提供創業孵化增值服務,組織開展創業培訓,開發就業崗位,對符合條件人員按規定落實就業創業補貼政策。
建立本地粵菜特色菜品名錄
針對粵菜上游對接食材供應方,中游支撐餐飲業,下游鏈接旅游文化及休閑娛樂的特點,條例聚焦產業發展作出多個探索性規定。
為更好對接特色農業,條例明確要推動建設粵菜食材采購、配送、溯源的供應鏈服務平臺,同時提出,縣級以上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根據本地特色農業優勢和粵菜品牌優勢,建立預制菜產業項目儲備庫,培育預制菜知名品牌和示范企業,開發本地粵菜產業資源,引領預制菜創新發展。
如何促進中游粵菜餐飲產業發展?條例制定過程中,一些業內人士提出,粵菜資源底數有待摸清。為此,條例積極回應,提出要整理挖掘粵菜品牌資源,系統梳理粵菜菜譜,根據實際建立本地粵菜特色菜品名錄。同時,為加強粵菜品牌建設保護,條例規定加強對本地粵菜集體商標、公共品牌、地理標志等的宣 傳、保護,支持行業協會依法規范開展粵菜餐廳評級工作。同時,鼓勵餐飲企業采取合作經營、特許經營、培訓人才等方式向省外、境外輸出粵菜品牌、人才和技術服務,鼓勵開展粵菜菜品創新,發展粵菜餐飲新興業態。
“粵菜師傅”工程實施以來,廣東省打造鄉村旅游粵菜美食點384個、建設粵菜美食旅游精品線路32條;開展“廣東十大美麗鄉村”評選活動,評選出10個“粵菜師傅名村”。在此基礎上,條例對“粵菜+文旅”作出規定,提出要培育精品線路,發布美食地圖,推動美食體驗與歷史文化、文化創意、自然生態、濱海休閑等文化旅游項目融合發展。
挖掘保護地方傳統特色小吃
作為中國傳統菜系,粵菜深厚的文化底蘊、鮮明的風味特色享譽海內外。如何進一步擦亮這一金字招牌,弘揚廣東特色飲食文化,是立法過程中的另一重點。
條例提出應當組織加強粵菜文化理論研究,推動粵菜文化傳承和創新發展,倡導文明、健康、科學的飲食風尚,革除濫食野生動物和鋪張浪費等陋習;同時提出運用信息化手段記錄經典菜品傳統制作技藝、發展史料,制作烹飪示范視頻,細化制作技藝規范,并列為“粵菜師傅”培訓內容。
在傳承保護方面,條例規定加強培育粵菜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加大對保護單位和代表性傳承人的扶持。同時,為加強對地方傳統特色小吃的挖掘保護,條例還規定推進建立地方傳統特色小吃制作工藝檔案以及數據庫,對具有獨特歷史意義的瀕危傳統特色小吃實施搶救性記錄。
“我們很欣喜地看到,行業呼吁的建設粵菜文化展示場所等內容寫入了條例。”廣州市人大代表、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程鋼說,條例鼓勵建設粵菜主題博物館、虛擬博物館,并鼓勵在粵菜美食街(城)、歷史文化街區等集中地進行展示,將有利于粵菜文化的集聚亮相,彰顯廣東粵菜文化的軟實力,進一步提升影響力和輻射力。
此外,聚焦粵港澳大灣區飲食文化同根同源的實際,條例明確要搭建粵港澳大灣區粵菜產業企業交流合作平臺、開展“粵菜師傅”技能競賽等方式,推動與香港和澳門在弘揚粵菜文化、共建世界美食之都等方面的區域合作。
探索協同立法
推動全省粵菜發展
粵菜包括廣府菜、潮州菜(潮汕菜)、客家菜以及其他體現廣東地方飲食文化和烹飪技藝的特色風味菜。為凝聚更廣泛的粵菜傳承發展共識,省人大常委會突破傳統同一位階立法主體的協同立法模式,在全國率先探索創新了省市“1+N”協同立法新模式:由省人大制定條例,主要解決粵菜發展促進中的全省共性問題;由汕頭、佛山、梅州、江門、潮州5個立法意愿較強、地域優勢突出的市結合三大地方特色風味菜分別制定相關條例,省和5市條例在內容上相互呼應、緊密銜接、各有側重,合力推進全省粵菜發展工作。
“條例不僅是國內第一個為促進傳統飲食文化傳承傳播和相關產業發展而進行的專門立法,還采用‘1+N’省市協同立法模式,牽引省內多個地市開展立法,具有一定的創新性。”省人大常委會立法咨詢專家、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教授江保國說,條例為加強跨行政區域的協作,特別規定縣級以上政府根據地方特色風味菜協作發展需要,共同建立跨行政區劃的協作機制,有利于避免地域區隔,尊重粵菜文化和產業發展的整體性。
記者 姚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