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在曬谷場學舞香火龍。
孩子們在村廣場上學舞獅。
新春期間,韶關市一群年輕人返鄉后玩起了新花樣,舞香火龍、舞獅、跳龜蚌舞、學飄色……一系列代表粵北優秀民間藝術及非物質文化民俗類的節目里,都有年輕人認真參與排練的身影,在排練中,他們接觸、學習、發揚、繼承傳統民俗文化,并從中感受傳統文化和非遺的魅力。
舞香火龍
今年春節不宅家 舞火龍去
當記者在春節長假期間來到始興縣羅壩鎮的一個曬谷場上,陣陣鑼鼓聲中,一群年輕人們正在熱火朝天地體驗著舞香火龍這樣一項中國傳統的技藝。只見他們手拿著香火龍賣力地揮舞、快速地奔跑、敏捷地穿梭,蜿蜒曲折的龍身,時而穿花、時而騰躍、時而盤起……大家士氣高昂、精神抖擻,努力做好每一套動作,將彩龍耍得威威生風,充分展示著龍的精、氣、神、韻。
據介紹,羅壩鎮舞火龍是當地春節的傳統民俗活動之一。制作材料以當地所產的稻草、線香火、特制的龍香為主,火龍用稻稈扎成龍頭、龍身、龍尾的形狀,插上燃香,電筒作龍眼,紅燭作龍角,每條火龍由十數名赤膊青年手擎,一般春節期間舉行,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人壽年豐。
返鄉大學生曾向林是這群年輕的表演隊里的一員。往年一到寒假回家,“吃飯睡覺打游戲”就是曾向林的假期宅家生活。今年不一樣了,他和朋友曾楚航一起報名了鎮上的舞火龍民俗表演隊,跟著老師傅學習羅壩鎮的傳統民俗——舞香火龍。“香火龍是我們羅壩的傳統節目,每年春節期間進行表演,提升年味,上下翻騰、左右旋轉的龍看起來很霸氣威武。”曾向林說,作為年輕人,他們有責任去傳承好這項文化,讓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
羅壩鎮宣傳委員黃楷曉告訴記者,現如今,羅壩鎮舞火龍民俗表演隊有成員50多人,其中有30多名是返鄉的年輕人。“雖然訓練道具樸素、場所也簡陋,但是大家熱情高漲,年輕人成了創新傳承民俗非遺文化的重要力量。”
舞獅
一排練就是一整天 “小娃娃”樂在其中
在城南鎮,楊公嶺龍獅隊也迎來了不少年輕人。年僅12歲的吳燁和9歲的弟弟今年就報名加入了城南鎮楊公嶺龍獅隊。連日來,他們跟著教練學習舞獅的步伐,經常一排練就是一整天,甚至晚上還要加練。
這天,吳燁和弟弟正跟著教練學搖獅、拜師和交叉步,排練時,他們需要雙手托舉起4~5斤的獅頭,通過騰、挪、閃、撲等動作去展現小獅子喜、怒、哀、樂、動、靜、驚、疑等不同的神態,一招一式,被他們耍得有趣。“我喜歡舞獅,爸爸媽媽很支持我和弟弟去學習。”吳燁說,舞獅是中國的傳統藝術,他們并不覺得累。
目前,楊公嶺龍獅隊這支隊伍平均年齡只有十幾歲。他們需要經過無數的訓練,時刻體會著手臂力量的起與落,付出更多的時間和汗水。練基本功很辛苦,但他們一直在努力,不辜負從老師傅手中接過的這份傳承。
在老一輩“舞龍舞獅人”的初心和熱情感染下,許許多多的年輕人開始了解并喜歡這些中國傳統技藝,才有了這些朝氣蓬勃的“青年龍”“少兒獅”,傳統民俗文化通過一代代的傳承,正煥發著新的生機。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卜瑜 通訊員賴金艷、屈青青、黃己軒